看見澎湖玩過頭假期第二天
一早享用完早餐後,隨即展開行程
"吉貝島機車環島"
大恩哥
還保持在一付睡眼惺忪的樣子
來到一個像缽的建物,
外地人一定搞不懂它是甚麼東東,
其實它就是當地的石敢當,
等於是信仰,與金門風獅爺類似,
負有保境安民的功能
趕緊叫人幫我們全家拍照留紀念︿︿
之後來到一片大海洋,
導遊說其實吉貝海域也是夏季丁香魚的漁場,
因此除遊艇停靠碼頭外,
不少丁香捕撈船隻也緊偎著碼頭區,
成為遊艇與漁船各據一方的富裕景象,
只是現在當地只剩一艘補丁香的船也很少在抓,
最多的是個人操作的小噸位漁船,
自己閒來沒事看天氣及心情出去抓魚而已了
導遊忙著解說,而母子倆忙著拍照
另一個
父子倆也加入戰局忙著自拍,哈哈
接著來到吉貝石滬,石滬是建立在潮間帶上,
利用迴流與高低差,讓魚游進在石滬內後出不去,
漁民就在石滬內甕中捉鱉
聽完之後,爸比覺得這是很聰明的作法,
也算是另類的無菜單料理,哈哈
導遊還說這裡的黑石叫玄武岩
白石多為咕咾石,
以前建立石滬都是全村子的事情,
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這幾個小屁孩不好好聽解說,
反而在地上找看看有什麼東西好玩
沿途還看到不知名的植物,
有點類似像海膽形狀,外型一根根像刺一樣,
導遊說這只有在澎湖吉貝才有的喔
最後一站來到西崁山,
西崁山高地鳥瞰吉貝後山,
因為是漲潮,
所以沒有看到很多壯觀的石滬群
西崁山標高18公尺,
上面有一座燈塔,闢建有木棧道、步道及觀景台
大家有志一同朝著燈塔方向前進
一眼望過去,下方還有間民宿耶
其實住在這裡也很幸福,每天都可以看的到海洋,
下次有機會來住看看
小朋友們成功登頂,這裡是吉貝嶼最高處
大恩哥又再搞怪了,空中接球嗎???
Pose 有到位喔
大家一起在吉貝嶼最高處眺望一番吧
結束吉貝機車環島後,回到民宿整理行李,
來到碼頭準備搭遊艇,
要去東海列嶼巡航囉
難得有一張媽咪獨拍照
拜拜!!!
吉貝島,期待下次光臨︿︿
出發!!!
開始我們的"海上巡禮"
東海列嶼巡航員貝嶼、大小雞善嶼、錠鈎嶼等
剛剛機車環倒有點累,先閉目養神一下
開始我們的海上巡禮,
看到鐵殼船
每到一個點導遊都會有講解及介紹
這應該就是玄武岩了吧
體會到海上玄武岩的美麗 and 奇特
船上突然多了一盒小魚,要做什麼???
待會就知道了
大恩哥正在享受乘風破浪的感覺
爸比也來獨照一張
你看,
一大群燕鷗正朝著我們飛來,
好像知道我們要來一樣,
導遊說遊艇的船常常來這裡餵燕鷗,
所以燕鷗們都會認船,當船隻靠近時,
燕鷗們就靠了過來
這時,小魚乾就發揮作用了,
將小魚乾往空中一拋,餵食秀開始囉
其實是船長讓我們體驗,盡情地灑上空中吧
結束東海列嶼巡航後,
在航程一段時間我們抵達鳥嶼啦
鳥嶼的地標
"好大一隻鳥ㄚ"
鳥嶼村位於白沙鄉東北方,為一傳統典型漁村,
居民早期以捕撈丁香魚賴以維生,
鳥嶼古地名由來因昔日鳥嶼海鳥群聚而得名
這時有位賣冰的阿桑過來販賣清涼冰沙
這麼熱的天氣,我們當然要來一杯,
順便促進一下這裡的經濟
鳥嶼活動中心
鳥嶼福德宮
媽呀!!!好大一間,
主要祭祀的神佛是"福德正神"和"岳府王爺"
這間也是全台第二大土地公廟
我們就在鳥與休息片刻後,
繼續踏上東海列嶼巡航,
大家也在鳥嶼這個地標物下合照一張
接著繼續巡航,
看見有一塊扁型柱狀玄武岩,相當特別
表面如同百褶裙一樣,有許多摺痕,
相當具有觀賞價值,目前列為
玄武岩保護區
巡航結束後,
回到本島,準備來去另一個景點
"奎壁山地質公園"著名景點之一,
相信大家來澎湖必走的景點
在聖經裡有個神蹟故事,摩西會將紅海分成兩半,
帶領著猶太人逃離埃及,
沒有想到在澎湖的奎壁山,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奇景
現在就讓我們來見證"摩西分海"
一分為二的神蹟吧
踩著海路上的碎石,慢慢前進
這小子一直不肯下來用走的,
一直叫爸比和媽咪抱
往海的左右兩側行走,
在石縫中可看到其他的海中生物,
像是海菜、海膽,如果不怕踩海水,
可以彎下腰來看看屬於大自然的潮間生物,
會有很多你想像不到的驚喜
你看,
馬上就有一隻寄居蟹跟大家打招呼了
又抓到一隻螃蟹
海岸邊上有幾座的白色風車
( 風力電車 )
後頭就是赤嶼島了,原本想要爬上去,
結果都圍了起來不讓遊客上去了
從頭到尾一直笑瞇瞇的佑佑弟
回到岸上,雖然沒有太陽,
但澎湖的天氣還是熱的不像話,
來到遊客中心,買了一隻冰棒消消暑
之後來到水產繁殖場,
參觀一下各式各樣的水產種苗
只不過都沒什麼遊客
這養殖所可以讓遊客種植珊瑚 DIY
寫好自己的名字,
挑選好自己喜歡的珊瑚種下去
完成
自己種的要自己顧喔
兄弟倆一人一株,這樣才不會吵架
超大的海星
一連串參觀行程有各蝦類培育
還有魚種
奇怪???好像沒看到工作人員耶
難道都集體放假去了
寓教於樂,難得體驗
離開繁殖場之後,
用步行的方式來到魚干加工廠,
體驗一下臭香臭香的新鮮魚干味道
看到外頭魚貨都是直接曝曬在陽光下,
晶瑩剔透的魚皮和魚皮上銀色的
魚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這都是漁民捕撈的魚類變成金錢的方式
廢話不多說,
準備開始體驗剝魚干樂趣 DIY
先用木槌打三下,
其實最主要是把魚的頭、背骨肉分離
再從剛剛敲打的地方,
先將塭魚分為二,
取掉魚刺後再將魚肉一分為四,就完成了
但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 DIY
一不小心就會把原本該分為四片的,
魚干變的碎屍萬斷了,哈哈
既然都碎屍萬斷了,
當然就進到祐祐弟的肚子裏面去了
爸比也來試吃看看,這口味嘛
根本就是下酒菜,此時如果來一罐啤酒暢飲,
那該有多好呀
全部剝完後,
會得到一盤魚頭和刺及一盤魚肉就完成啦
如果不介意,
這也可以當作小零嘴啦
這位哥哥還吃不夠嗎!!!
嘴巴上還刁了兩隻小魚
大恩哥還真吃不夠,直接打包魚干回家繼續吃
現在漁民們已不再只是靠天吃飯出海打魚,
而是不斷的漸漸轉型,
期待更多來到這裡的觀光客能夠
體驗到漁民的辛苦,
像是我們這次的魚干 DIY
就是一種漁民的轉型方式
接下最後的行程,
我們來到嵵裡貝殼灣沙灘,
來體驗一下先民捕魚的辛苦及互助的精神
為了讓我們體驗,
船主人已經將船開到外海約三百公尺遠處了
先把迤曳網一端的纜繩留在岸上固定住,
然後舢舨載著魚網出海繞了∩字型半圈,
回來後,再由岸上的人將另一端的纜繩牽上岸
在等待同時,
這母子三人準備要二連拍,
看看誰的腳先離開地球表面
看這畫面就可知道是誰了,
不多做說明
這倆兄弟已經玩開了
導遊說
牽罟是一種需要大家同心協力的
直接上衣脫掉,
把這裡當自己的沙灘玩是吧,
也好,讓這倆兄弟發洩一下體力也好
然後岸上的人
同心協力拉動魚網兩端的纜繩,
準備把魚網拖上岸,不要小看那漁網,
其實拉的時候也是要出很大力氣的,
難怪要大家同心協力
"牽罟"
就是使用地曳網來捕魚的漁撈方式,
在澎湖又稱"牽網"
只要一張輕型的地曳網及小舢舨即可作業
漁民利用舢舨到海上佈網,
當網沉到海底時,岸上的村民齊力將網拉回海邊,
便能將底棲的魚類及蝦蟹網起
隨著魚網的慢慢收回,
期盼魚蝦入網的心情真的十分有趣
來看看我們這一團的漁獲吧
總結
實在是慘不忍睹呀
還贈送一隻"氣咕"哈哈,
生氣模樣還真令人討喜
媽咪手上拿河豚,
這河豚到現在氣還沒消呀
這倆兄弟玩到不亦樂乎,不肯罷休
體驗完牽罟活動後回到市區飯店,
原本還有晚上夜釣小管行程,
但考慮到小朋友太累的關係,
索性直接待在飯店休息,
結束澎湖玩過頭假期第二天
未完,待續